過去發生的不愉快經驗導致身心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產生自動化的反應,例如:感到擔憂、恐懼或憤怒
而憤怒或是悲傷的情緒往往是內在感到恐懼時而產生的感受
當這份感受沒有被正視,僅是用自我說服的方式想要息事寧人或逃避面對
那麼,引發類似感受的情境會以不同形式出現,
直到自身能學習到面對情境時,能以平靜、喜悅的方式面對
這才完全的轉化,也是奇蹟(知見)的發生
 
在當恐懼遇見愛的書裡這樣說
之所以對恐懼感到無能為力,是以為自己沒有其他的選擇
並且害怕在沒有支持時會感到挫折與困頓
而「自我肯定」所帶來的力量將會消融恐懼
自我肯定代表
     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做什麼,重視「存在being」多於「擁有having」
     對於想要的勇於提出,說清楚,講明白
     對感覺與行為負責
這與恐懼出發的觀點有所不同
從恐懼出發的是:
     對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把握
     得到想要的
     依賴別人,想讓別人照顧自己,以掩飾自己的無力
 
因此,當恐懼的感受再度出現時,去辨識出那份情緒並且接納
同時,肯定自己具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反應,並表達自己的感覺
從比較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從改變行為開始,進而改變看待事情的態度
那麼,恐懼將逐漸消融
螢幕快照 2016-09-05 下午5.04.49.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i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